2014年11月26日星期三

林秋月复出诗坛

温任平专栏 


林秋月今天是副校长,我很难想像当年那个娇憨爱笑的女孩,会担任什么行政工作。她应该是那种永远长不大的少女,可她长大了。辍笔近35年,在她几乎完全忘却什么是诗的危绝临界,宗舜与我大力把她携回去诗的园圃。

1973年,我从彭亨直凉调返霹雳冷甲拿督沙咯中学教书,秋月当时念中学预备班,才13岁。比她大一岁的师兄殷建波(殷乘风)念中一。我教他们华文,几乎即刻发现他俩的才华。他们很能写,都是快笔。我是学校的华文学会老师兼壁报顾问,他们的诗与散文,在壁报频频亮相。
我把他们吸纳入天狼星诗社,成为新的班底,与他们同时期的还有凌如浪、黄海明、陈月叶(堤边柳)。

1977年诗社主办全国性的第一届大马现代诗奖,由梅淑贞、杨升桥等3人担任评审,出来的成绩是林秋月夺冠,杨百合、沈穿心得优异奖。

1978年的第二届大马现代诗奖得主是陈蝶,优异奖的两名得主分别是陈强华与黄子。

当年林秋月的得奖作品是<再也不敢重提>,全诗如后:“再也不敢重提/那夕辉下的一瞥/椰叶被风涛吹拍成浪形/走进这座林/迎面走来汲水的印妇/那么干瘪的乳房/垂露在薄衣外/憔悴的窥视你的/芒鞋,风尘仆仆的歌着/老去的童谣”,评审委员之一的杨升桥特别喜欢该诗这一节,他坦言喜欢椰风蕉雨的“本土色彩”(local flavor),与“汲水的干瘪印妇”的突兀意象所造成的“张力”
(tension)。我则较偏爱诗的最末一节:

推开了窗, 山峯上仍是
一抹水彩缤纷
但我已倦于欣赏
倦于重提
我的裙裾早已被风吹得
分不清是波浪还是
叶的舞姿
而我
再也不敢重提

末节的铺叙合情合理,自然从容,收束两句尤见工夫。

这是秋月37年前的诗,17岁便荣夺诗奖,的确不易。

1980之后,我离开冷甲调回金宝培元国中教书,精神力量与知识资源的抽离,秋月的诗事业乃无以为继,她考进师训,毕业之后教书作育英才。数十年一晃过去。

2014年邀她复出,她开始的反应是茫然惶惑,勉强应允,重执诗笔有一个半月左右的生涩无助。这段日子给她打气的是李宗舜,我的无情鞭策(一首28行的诗删剩4行),使她几乎写不下去。
然而秋月终于捱过了惊蛰,她写得很勤,很努力,而且不怕“瘀”,在网络设置的“天狼星方阵”上,与她的师弟师妹,讨论自己诗作的得失,秋月沉睡多年的感性终于在54岁之年复苏。下面是秋月的近作<九月的蝴蝶>的第一节:

是风吹来一叶扁舟
载来花蝴蝶, 身穿九月纷飞的雨季
紧紧捕捉蒸发的诗意
将蜜蜂急速的呼吸引向花丛
散开手中许多花粉的回忆
托雨花高挂蜘蛛网
交配成仙羡的故事
孕育如花般诗境
心跳叫蝶怡悦
仰望天际
树影婆裟
冉冉

读者觉得秋月今日的诗是保持过去的状态,还是进入蜕变的阶段?

2014/11/06

(南洋文艺,25/11/2014)

2014年11月24日星期一

情问

张永修

深埋雪谷的种子
要冬眠到什么时候
才能逢上花季盛事
隔几千个山头约你飘香

埋藏心底的爱苗
经泪水与醋意升华
花开花落,讲不讲浪漫
之后,之后,结不结果?

傅承得赏析:
<情问>是一首感情强烈而用字委婉的诗。一颗种子等待开花后,竟要“隔几千个山头约你飘香”,真是用情深苦。

末段二度用直接问语,表达患得患失,虽然爱苗“经泪水和醋意升华”,但仍矛盾的要问:结不结果?其中连用“之后”,在不肯定中,更见期待的急切心情。
诗是形象思维,这首诗如果只有末段,不见高明;全诗因首段形象化的起兴,才显得灵活而有韵味。

收录于田思/傅承得编《最美的书最美的人》(大将出版,2000)

发展的蛇吞噬了什么


《学海周刊》专栏潜入诗海

发展的蛇吞噬了什么
周锦聪
孩子,你们喜欢音乐吗?音乐是世界共通的语言,足以跨越种族和文化,带给我们无限的感动,甚至治疗心灵的伤痛。在此,我想跟你们分享张永修的一首诗——《隔岸的乐声》: 

乐声蓊蓊郁郁飞过广场与车流 
失传的语言在城里一再的呢喃 
贝壳、竹管、石头的鸣奏 你几时能坐下来静听 
一声断崖抛歌溅起雨丝 叶展,溪流,月影,风凉 
我在对岸的书馆里寻找撒拉矛 
发展的蛇横贯过山岭贪婪吞噬 
历史从一个踟躇到另一个混沌 
记忆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并放话 
隔岸乐声,年少时梦里萦绕过 
我以为听到李泰祥 鸽群刷翅欢响 

诗人创作这首诗歌,有个巧妙的机缘:当时,他在台湾国家图书馆阅读,对岸的中正纪念堂正举行露天音乐会。那带有原住民色彩的旋律,让他想起有原住民血缘的音乐家李泰祥。当时,他正在台湾历史里读着撒拉矛族群的历史。

      贝壳、竹管、石头,都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俯拾即是。原住民是天生的音乐家,他们以这些自然界的物品为乐器,开心鸣奏!于是,美妙的乐声,飞过广场与车流,配上原住民的一声断崖抛歌,四周仿佛溅起雨丝,让诗人跟着他们的乐声和歌声,回到了宁静的山林,触目尽是赏心悦目的风景——绿叶舒展,小溪奔流,月影朦胧,加上不时拂面而来的凉风,何其写意!

看吧,音乐有股神秘的力量,能解放我们的心灵,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思。

然而,一回到现实,原本从音乐获得的轻灵,突然转为一股沉重:诗人在消化着原住民撒拉矛族的历史,为他们的家园——青翠的山岭发展的蛇吞噬,感到无比哀伤。

读到这里,再看回诗歌首两句的失传的语言,我们更可以感受到原住民凄凉的身世:他们不只面对流离失所的威胁,更面临母语失传的危机。在他们欢歌起舞的背后,有多少看不见的泪水!

孩子啊,当越来越多少数民族的语言和音乐遭到淘汰,最后,整个世界的文化生态将是单音的,是单声道的,这世界上原有的一些声音、色彩,也许就此消失了。我们要这样单调乏味的世界吗?想一想,你们能够做些什么,让更多美妙的声音,在你们年少时梦里萦绕过


张永修简介:
南洋商报南洋文艺编辑,也是诗人、作家。出版散文集《失传》、诗集《给现代写诗》等。其创立的雨林小站(http://freesor.blogspot.com/2009_10_01_archive.html),收录了大量优秀的马华文学

(20129月发表)

2014年11月19日星期三

沉重的没有

黄锦树专栏【小杂感】 



7月28日我在吉隆坡推介有人出版社为我出的小说选《火,与危险事物》,做了ppt,怕自己乱讲,因此写了讲稿,叫〈火笑了〉。“火笑了”是客人来的预兆,也许是归乡的游子,但也可能是不速之客。但我母亲的意思多半是前者。理解到后一个意思的存在,是我离乡多年以后的事了。

今天讲的,是〈火笑了〉的另一个版本。它的一种复写。

〈火笑了〉谈的系列小说,从〈梦与猪与黎明〉、〈乌暗暝〉、〈旧家的火〉、〈槁〉一直到〈土与火〉、〈火与雾〉。王德威教授多年前就指出那是鲁迅〈故乡〉式的写作。但我们有必要重写鲁迅的〈故乡〉吗?而且是一再的重写?

我在《乌暗暝》的序〈非写不可的理由〉里其实也解释过了,经验世界一直在发生激烈的变动,甚至变故,我找不到其他回应的方式———但遗忘是更多人会选择的方式。有些细节———甚至是无关痛痒的———我不想把它忘记,只好封存在小说里,在真幻之间。散文太透明了,写时反而多顾虑。

那时可能还没看到张爱玲那句话———自己觉得非写不可的,多半是读者不喜欢的。不过我一向不太管读者喜不喜欢就是。

鲁迅的〈故乡〉是个句点,但我的〈故乡〉是连串的逗号。鲁迅的故乡只剩空屋,回去卖祖宅,但那房子基本上还在。但我见证的其实是一个世界的彻底消失,每个人都有的基本舞台,家的瓦解。如此彻底,最终房子烧掉了,成烬余的废墟。那是我当年离家时再也想不到的,有一天会“无家可归”,满满童年记忆的地方云散烟消,树也砍掉了。

另一个关键是父亲的死亡。

我父亲是个工人,也是个小园主,一个微不足道的人,一辈子都没离开过他出生的小镇居銮。
他和那一代大部分中下阶层的华人一样,割树胶维生,甚至大半辈子都住在橡胶园里。其实我们都不耐烦住橡胶园,没办法和同学朋友互动,买个东西、看场电影都很麻烦。雨季时更惨。因此年轻人一直叫着要搬离。他是唯一的、坚定的反对者。一直到1994年,所有的人都走了,他只好跟着搬迁。之后开始浑身不对劲,生病,3年后就过世了。

到他死前,我才突然发现,我们全家竟没有人尊重他的意愿,没耐心尝试听听他自己的想法,没有人尝试从他的角度看问题。儿子们和强悍的母亲联手,把他连根拔起,他只好颓然倒下。
树林住太久了,他也长出了根,成为一棵不堪移植的老树。

那是我们家30年来第一宗死亡事件。因此对我而言犹如一场大地震。

上一宗是我出生那年,我祖父过世。我幼年时会天真的揣想,说不定我和祖父之间有甚么隐秘的联系,在那一死一生之间,是一场怎样的神秘交换呢。

初一十五,逢年过节,母亲常要我们拈香拜拜,嘴里默念祈求祖父保祐。以致有一回,我的一位哥哥骑电单车出了车祸,人被摔到数十公尺外,安全帽都裂开了,但人竟然没什么事。母亲相信是祖父在庇佑。我们十几个兄弟姐妹,能平安的长大,没学坏,多半也是祖父有在保佑吧。

没有兄弟的父亲,他的父亲是不是也扮演了部分兄长的角色呢?

死去的人埋了,活着的继续自己的生活。

我们又能怎样?只好把这死亡当做礼物接受下来。人真的是会死的,那是我的第一个体会。但这不是份容易理解的赠礼。

鲁迅的文学也是写在父亲死亡之后(但我们其实开始得更早)。

〈《呐喊》自序〉里鲁迅即沉痛的写到他父亲的病以至亡故,他的被迫离家、长兄为父的承担起一切。因此以鲁迅为开端的中国现代文学,也可以说是父亲死亡之后的文学。

但中国文学毕竟有深厚的祖产,即使父不在,也还别有继承,鲁迅的老师即是晚清———民国的国学大师章太炎。马华文学什么累积都没有,就只有冒着烟的废墟———我们必须继承那沉重的没有,那欠缺。

〈如果父亲写作〉是这故乡系列的终点之一。犹如〈乌暗暝〉、〈旧家的火〉。

《犹见扶余》的另一个书名就是《如果父亲写作》。最后的家土是另一个书名。

就像《南洋人民共和国备忘录》有另外几个书名———那年我回到马来亚,森林里的来信,您拨的号码是空号,当马戏团从天而降,寻找亡兄……自《刻背》后,我的小说集书名都是复数的。
《土与火》,火与土,第四人称,另一个。

想像有那样的一本书,有多个封面(及题目),除了其中一个之外,都折在里头。理论上任何一个被折进去的封面都可以翻出来,而把原来的封面折进去。像手风琴那样多皱折。

为什么〈如果父亲写作〉呢?

我父亲大概生于1932年,属猴,日军侵入马来半岛时11岁,1942-1960间,也就是他10岁到20岁那近20年间,是马共活跃的年代。居銮是有名的黑区,他的少年朋友多半有人投身游击队。

换言之,马共的故事是我父亲那代人的当代的故事,不是我的。我写的所有的马共故事其实都是如果父亲写作,但所有的如果父亲写作只能是作为儿子的我的写作。在马华文学里,我必须成为自己的父亲,才能再度成为儿子。

这让我更困难也更深刻的思考写作的问题。

为何写作?如何写?为何重写?如何重写?如何复写?

不断的回到开端,重新出发。

而散文是另一个关键词。

(本文以为2014年8月12日晚在台北信义诚品上《犹见扶余》新书发表会上准备的一页讲辞[约1000字]为基础补写而成者。新书发表会只讲了那一页的小部分。)


(南洋文艺,18/11/2014)

戴大伟特辑_下

戴大伟(摄影:张永修)

生病日记


他们


他们总是告诉我
你可以的
他们不知我盘算的数据
和几何奇迹
还有副作用会半夜把我掴醒

他们总是叫我正面积极
像哄个闹事的小朋友
你乖,生命就会放过你
所以,我会在手术台上醒来
跳一支慢步的曼波
快步跳回麻醉剂里
继续听心脏频率
继续听
他们扮演活佛上帝
1/10/2014

加护病房

(其实, 我已在月光中迷途)
早晨, 窗台是湿的
眼帘外是荒芜的坟场
坟场是干的……
谁经过我的床
是医师, 还是天使
我听到十号公车停泊在二零零三年
那年, 错过了班车
错失了晨熹

我该如何忘却那种冷
当点滴进入我的身体, 如北风
攀沿着我的神经
发掘那连我自己都不知道的秘密
心跳咆哮, 如颗定时炸弹
我已听不见任何树的呼吸
背景有步履沉沉, 如沉睡的星光
接踵而来的, 是生命的歌
还是死神的舞曲

天上的河开始泛滥
泪确是咸的, 血红如
雨从遥远的山峦倾盆而至
停在耳边, 久久不去

我不清楚了
我是这雨中的一座城
还是这城中的一场雨
8/10/2014


手术室 (内, 天堂门外)

发现恐惧的尾巴, 偏长
在遗失身体之后
扣在盘骨上
头, 思想透明的身分
眼泪是绳索
捆绑天堂和胎盘
套不住脚步声的远去
套不住
自我催眠的冷

黑翅膀的天使
倒悬在大头灯下, 看一场没有配乐的
喜剧
台下是万丈深谷
台上, 一步待修的错棋
岁月, 容红楼盛一室回音
唐朝的痴情在马上回头
在蹄声后洒落台词, 一地

人们追逐日光
沦陷的岁末追赶脚踝的掠影, 如瘟疫
如果找不回呼吸的意义
无须缝裁谜底的身体
请容折寿的戏子
拥着梦及甜言蜜语
连人带马滚进山崖去……
10/10/2014

副作用

(a)肚绞
醒来, 一只口干的失语兽
想吃童子, 没嘴巴吐舌
在深夜的深山, 幽幽的嚎叫
生月亮闷气
偶而会任性, 吓坏皮囊下那群
阴冷的幽门螺旋菌

(b)乱性
月圆时我会渐显光华
色性, 如猫
丧失拒绝爱情的抗原体
别惊慌
高檐给我耐凉的兽性
两根调戏黑狗的虎鞭

(c)十四泻
(化疗初期我一天肚泻14-20次)

子时已过直肠
八十岁老翁骑马
桶……睡在槽房的无骨龙
醒在万丈渊前
不敢离穴太远

(d)玉肤
动物园里逃跑的变色龙
春秋民装, 冬夏彩服
白,
is my latest blue
我知道冬天的雪白
适合夏虫写回忆录
13/10/2014

凌晨病房

他是一个干干净净的孩子
没江湖味
鲜少和病魔打交道
偶而忘了存在的意义
被命运挂在树上
逼他摔角

大雨前夕的苍蝇, 无头
冷冷的白床铺下
点滴替孤单伴奏
安静, 使他垂死慌张
12/10/2014

牙床失血

昨夜和梦打情骂俏
惹了仇家
今晨, 满嘴腥臭
夹带阿窿的红漆
沿着气脉的河流潜入床底
和第一线阳光一起
喷出山头
25/10/2014

药丸

熄灯以后
贪恋世界的感觉就亮起来
月下, 往事和诗比较胆怯
只有偷喝些酒, 才能赶上心痛
这也不坏
方便捕捉尘埃
天一亮可以为梦敷伤
他和自己道晚安
把余生交给上帝
把明天交给
刚吞下的三颗药丸
16/10/2014

石头

大病初愈的我还算不错
把持得很好
坐在医院最深最静的长廊
收集冷, 和悲伤
慢慢慢慢, 把自己坚硬
成颗石头
水流过伤口, 眼睛合上依旧
没有一条脸肌跳动
比死神还从容

丧失了固执的骨头
真空自己, 一座无光的太空
风前雨后
麻了的心湿了, 但没湿透
所有坚强, 都是必须的虚拟设计
像樽佛像
套上袈裟, 倒了菩提

其实, 我不想冷得
像个英雄
14/10/2014

(南洋文艺,18/11/2014)

2014年11月12日星期三

戴大伟诗展_上

诗人戴大伟逝世。

Dear friends and family, we regret to inform that Mr Tai David has been called home to the Lord peacefully at 9.45pm on the 11th of August 2015. The details to his wake service will be announced later.


戴大伟(摄影/张永修)

生命偶尔一泛波纹
他学会立水中央
把涟漪凝成年轮


四十

(朋友叫他怪胎
他觉得很酷)

四十之前,他不写诗
喝着月光酿的露水
嚼着去皮的单字
和阿波罗(注)下一盘棋
将军,别忙着吃粽子
飞象过河,找个浪漫的遗址
收容整个宇宙的星光
溶化成不老的瞳
诗,不写诗

四十之后,仍是水中蝴蝶
在镜前耍弄双臂
皮下不老的灵狐一只
翻腾整片夜色
游戏银河
生命偶尔一泛波纹
他学会立水中央
把涟漪凝成年轮

现在,他年年四十
期待一场海啸
淘炼温柔
他是诗人,也是诗

(注:阿波罗为古希腊的药神。)
28/10/2014

他开始策划一条远航的路线


他把一撮古老留在耳垂
梦想亲过他的地方
那时他才到海浪的腰
口袋有根火柴

他沿着蚂蚁衰老的路径
来到蜡烛等他的海岸线
风雨已准备好了
披风和痛呢?
胸口的疤刚收敛了一把泪
发抖的面颊宽大着欲望
牙根下,仍有乡愁的余味

绕过月亮的背
是冷是黑暗是孤独
夜燃起一根火柴
他需要光,去面对自己
和落空的祷告

当火和希望熄灭后
就沿着轻烟飘散的方向
你会知道,你会听到
你遗落的心,在那海港
轻轻轻轻的唱
哈利路亚,哈利路亚……
29/10/2014

蝙蝠侠


我是黑夜,黑夜是蝙蝠

白天,我晃过人间,便服
躺在少女的腿间,跟踪你的影子
填补某人心眼的隙缝
喝着冰血,提神
怕世界走不进我的窝
走不出吵嘈的地狱蓝图
我挖着暗巷
流浪猫的肝脏
喂着深灰的噩梦,一些容易凋落的心事
豢养着一首首流血的诗
和一个自囚的笼子
我不想死
所以继续写字
继续拼排一些彩图
来撑托腐烂的黑道具服

我叫孤独
在孤魂的国度
一只寂寞的狗,养我作宠物
8/9/2014

老母亲


那年,天空有点灰
像老人的干乳,下垂
晚风容易把白发吹累
你没再常常下楼喝咖啡
你的故事
卡着,重复的十八岁
一锤一锤
打在你背脊,中年和晚年那一截
你弯了一曲,拾起的都是孙子的玩具

你依旧喜欢爬上爬下
到花园嗅嗅
阳光灌满的茶杯
偶而,爬高爬低
整理罐装了的笑
煮煮孩子已遗弃的古早味

日头越升越高
影子越来越老
躲在床尾,在被单下枯萎
你已什么都不是
不再是大大的太阳
不再是艳丽的玫瑰
就只是黎明那一缕饭香
记忆里,哭声中唯一的词汇
26/7/2014

捉迷藏: MH370


我曾经绕着逆行的时针
和天空玩着遗忘游戏
把一些隐身的秘密
埋在一座经常迟到的城市
风筝不争气
总害怕捣蛋的命运
像导弹一样, 需要老花眼镜
学不会我玩得那般尽
Sky is the limit

我曾经把必赢的绝技
反锁在一座废弃的黑色冰柜里
那通往未来与过去的阴径
粗心的滑入龙王的客厅
别担心, 有一天我会爬出电视机
要不, 你跳进苦等的天井
No limit in deep blue sea
……
我不告诉你
我躲在一座会游泳的岛屿
25/7/2014

七不成声: MH17

我听到海啸横扫万澜的凶劲崩溃了每一寸母性的防浪堤
一千万吨的无力, 痛痛袭击每个父亲的双膝
烧焦的政治, 纳凉于某个生命屠场的后院
无头的碎尸无力伸冤, 很安静……
29/7/2014



戴大伟
1970年出生。霹雳怡保人,在槟城住了整25年。理想派现实主义者。自称活了一大把年纪才把诗书写成形。
大学时代十分活跃于词曲创作。
作品曾收入在当年《年少之岛》,《山脚下男孩》及大专歌辑里。
毕业于槟城理科大学药剂系。目前为全职药剂师。
(南洋文艺,11/11/2014)

2014年11月8日星期六

柯云的微型小说

人性欲望的写照与变奏
张光达【文学观点】 


    柯云(1961―),原名张永修,另有笔名艺青、张行、应海深。祖籍广东大埔,出生于马来西亚。职业为《南洋商报》副刊编辑,曾任职电子厂化验室助理、《星洲日报》副刊编辑,曾获“拿督黄纪达新闻奖”之拿督黄纪达编辑奖佳作及优胜奖。著有《失传》(散文集,1987)、《给现代写诗》(诗集,1994),编有《成长中的6字辈》(散文合集,1986)、《辣味马华文学》(论文集合编,2002)、《我的文学路》(散文合集,2005),微型小说〈蚂蚁反击战〉收录在独中高一上册《华文》课本(1996)。

    柯云的微型小说内容范围可分为:1. 对敏感课题的婉转反应:〈神树〉、〈蚂蚁反击战〉。2.  神话/童话改编:〈梁祝新版〉、〈睡王子〉。3.  同性恋:〈冷酷热郎〉、〈从耳朵到心里的距离〉。4 . 其他如人性的刻划:〈三封没有署名的来信〉(系列三篇)、〈巡回演讲记〉等。

基本上,柯云擅长写现代社会里的小人物面对生活周遭事物的无力与悲哀,借由微型小说的喜剧形式和反讽语调来淡化故事中人物或人性的悲哀气氛,在笑闹中达到讽刺和感慨社会时事现象的效果,在这方面来说〈神树〉(《星洲日报·小说》,3/9/1983)、〈巡回演讲记〉(《南洋商报·南洋文艺》,25/12/2004)和〈蚂蚁反击战〉(《通报·文风》,6/7/1983)写的故事都是取材自日常生活,但是字里行间的叙述转折之间,却有意在言外的魔幻写实效果,以及小说最终出人意表的神秘结局。小说中叙述语调的平静与故事转折的反常变化造成一种落差,表现在整篇小说中便形成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荒谬感,而这个荒谬的黑色喜剧效果或许就是柯云在微型小说中所要追求的。刻划人性的小说,还有重写经典童话故事的〈睡王子〉(《南洋商报·南洋文艺》,23/3/2002),这个新版的〈睡王子〉以原着童话故事所具备如诗如画的意境开始,但在故事的进展中却暴露出现实真相的残酷欺瞒,与长久以来读者所熟悉的童话故事很不一样,在女孩眼中的王子代表的不是爱情,而是一连串的欲望、富贵、权势的象征,而结局的转折更是出人意料之外,王子从头到尾只是在利用女孩来达到本身的目的,无关爱情或道义。换句话说,王子和公主流落现代人间,虽然依然不改他们或她们的美好外貌影象,但彼此的爱恋关系说到底只是一连串彼此所汲汲追求的权势富贵与欲望贪念的烟幕。如此的“恶”果打乱了我们习以为常的童话故事王子和公主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的大团圆结局,更解构了我们对童话对经典对人性的刻板印象,对童话“善良”的生命秩序的改换和瓦解,于是我们在其中看到一些现实生活的人性欲望的变奏,这一切观念的“反常”或“颠覆”也可看作是柯云反思、解构主流观念的一个成功的尝试。

    〈睡王子〉写一则新版的童话故事,欲望与情欲流转已见端倪,神话改编的〈梁祝新版〉(《星洲日报·大都会·都市小说》,21/3/1992)则借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古代神话故事,解构广为流传的异性恋凄美真挚的爱恋,在故事结尾作者披露男主角的不为人知的同性欲望,如此的结局安排不只暴露了小说的反讽效果,更重要的是凸显了古典异性恋男性中心的情欲论述的迷思。然而这一篇微型小说对同性恋题材只是点到为止,柯云对同性恋题材的书写在〈冷酷热郎〉(《南洋商报·南洋文艺》,25/5/2002)和〈从耳朵到心里的距离〉(《蕉风》493期,2004)中有更成熟的表现,前者耽溺于一种富含颓废美的感官情欲想像,以及人性中对欲望产生一种欲迎还拒的魅力和威胁,后者对同性恋、异性恋与双性恋之间的心理曲折婉转,如此惊心动魄的故事,作者写来却又如此多少遗恨犹如梦幻泡影、云淡风轻。以语言文字表现与内容的深度而言,〈冷酷热郎〉和〈从耳朵到心里的距离〉显然是柯云的力作,故事中的叙述者周旋于同性朋友之间,虽然现实诸多困扰难过,但只要有一息尚存,他们随自身的情欲感受起舞,像飞蛾扑火般的舍身情爱,不能自已。我们看到短短数百字的微型小说中有同性间的苟欢片刻、纵情声色,也看到徘徊流连在同性异性之间的情场浪子旧梦难忘、屡试姻缘。但这些同性异性间对爱情的汲汲占有、守护、寻觅,一切感官情欲的错乱或沉迷,到头来终至一无所有,在〈睡王子〉中并没有俊男美女幸福甜蜜的从此生活的团圆结局,有的只是人性的无止尽的欲望追求,在〈梁祝新版〉中嘲讽颠覆梁祝的千古颂传的经典结局,改而让祝的死亡来促成另一桩同性相恋的故事浮出台面,情节急转的离奇自不在话下,但小说结局梁的死亡安排却形成最深沉无奈的辩证:无论异性或同性之间的恋情,死亡是必然的结局,一切情天欲海终归徒然。在〈冷酷热郎〉中同性恋的感官欲望与情欲横流,冷漠与热烈的感情和性爱,爱欲的空虚与饱满,这些情欲书写的主题在作者寥寥几笔,显见功力。在〈从耳朵到心里的距离〉中同性恋者的痴情与绝情,异性爱或双性爱的虚假与真挚,紧扣叙述者心中的感觉与空间距离,归来与离开,岁月与忧伤,心灵的繁华与虚空,回首前尘往事与未来的情欲凭依所在,都各有深刻的诠释与思考,是柯云整体创作的杰作之一。

    总结上述,柯云的微型小说中擅长将雅俗并陈的语言修辞来表现后现代商业社会中情欲主体的流转与浮沉,借一融合黑色喜剧展演的方式与颠覆社会主流话语的传统观念来描写社会、反映社会、瓦解社会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和现象。无论是古典神话改编或社会政治课题,柯云的微型小说,是这个时代社会现象的缩影,也是这个时代社会中现代文明人性的写照与变奏。

《南洋商报.南洋文艺》1/8/2006

2014年11月3日星期一

戴大伟的诗令人惊喜

戴大伟(右)与母亲合影

温任平【专栏】

这些日子我奋不顾身,为诗奋斗,在精神上撑住我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卯酉上下班,琐事堆迭如山的李宗舜,一个是被恶疾纠缠,以诗养病的戴大伟。他们可以把生命的苦涩,升华为诗的美丽,我又怎能轻言放弃?

戴大伟的诗语言酣畅,我初读到他诗中的雨,雨伞,荷芰,一个箭步冲进书房,把戴望舒与余光中的诗找出来对照。我找不到模仿的痕迹,我看不到“影响的焦虑”(anxiety of influence)。大伟学诗半年,戴余两位前辈的作品可能还未及亲炙。且看大伟如何抒情述志:

“你带来了雨,还是/雨伞带来了你?/思念的河,自天上/把你浇成一朵朵荷/ 微微开在我门前/你撑着一把湿漉的从前/牵着诗人的藕断丝连/忘了后跟的烂泥/ 拖着一地喊痛的记忆”

“一颗糖的flat white/客气得像今年流行的咖啡酸,满嘴的问暖嘘寒/问起我的病情/药锭片轻过遗失的重心/你嚼着满口梦的圣经/我是盲僧苦行/想必是你的高跟鞋/我踮高了脚也看不到你眼中的地平线/窗外有烟霾/某些未来清晰不起来”

“雨未停你就要离开/我满嘴的叮咛  你歉意满腮/我们注定是对方的行李/(岛与岛之间的对望/一滴小泪光分隔成我们的太平洋)/“带着吧,还有雨!”/暗想自己永远是伞下另一个身影……”

“雨停了,飞机飞过我屋顶/喝下你余下的flat white/明天起我会刻意老得云淡风轻”
诗思转折之奇特,如“修辞问句”(rhetorical question)的两行:

      你带来了雨,还是
      雨伞带来了你?

设喻与代入均不落前人窠臼。我“物化”(相对于我们常见的“人格化”)成了高跟鞋,匪夷所思,却合情合理。

      想必是你的高跟鞋
      我踮高了脚也看不到你眼中的地平线
      窗外有烟霾
      某些未来清晰不起来

读者不难欣赏后面两行押韵的谐和,很少人注意到“某些未来清晰不起来”的巧妙文字复沓,与字音的重奏。戴大伟的奇思妙想,见诸于“我们注定是对方的行李”:行李沉重,在人生的旅途上又不能不携带,里头的意思足堪读者沉吟咀嚼。他的金句在诗的最后一行:
明天起我会刻意老得云淡风轻

我已经很久没读过这么漂亮的句子了。“刻意”用得刻意,大伟好像信手拈来。“……老得云淡风轻”,语出惊人,却偏偏那么自然妥贴;四字成语“云淡风轻”居然成了形言片语,而又无斧凿痕迹。我以1958年在马来亚通报发表第一首诗,56年来的创作经验在此断言:戴大伟有非同寻常的诗的禀赋。癌病毒不可侵犯他,癌病毒快快离开他,马华诗坛需要新血需要他。
2014/09/11

(南洋文艺,4/11/2014)

李欧梵的台大与哈佛岁月_下

单德兴(左)与李欧梵合影。(黄碧仪摄影)
单德兴【专访】

单:单德兴    李:李欧梵

单:你提到刘绍铭高你们一班,其实《现代文学》的发刊词就是他写的。另外,叶维廉也是你台大外文系的学长。

李:叶维廉特别的地方是,他当时在香港已经是诗人了,所以他对于香港和台湾的现代诗的互动有贡献,这方面他在回忆台大的文章里写过。香港和台湾是同时发现现代主义的,很快就开始交流。但是我们这些人的现代主义是学院派的,另外一支现代主义就是早期的台湾新诗,像是纪弦。我问过痖弦,其实他们写诗的灵感不是从天而降,而是从四○年代的翻译得到启蒙。

单:像是从李金发这些人过来的。

李:对,当时这些人的书在台湾是禁书。……我在台大四年,别人念文学,我想当外交家,然后到了芝加哥大学念国际关系,误打误撞碰上了一位非常有名的教授,就是连战的老师摩根索(Hans J. Morgenthau, 1904-1980),他是德国人,后来连战还邀请他到过台湾。我上他的一门大课,课堂上用他当时最有名的一本教科书《国际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他主张国际关系中的现实主义,指出国际政治的本质就是权力斗争,让我第一次感觉到当外交官没什么意思。他把台湾批评得一塌糊涂,而我当时也觉得自己被国民党的意识形态欺骗了,心想自己为什么要为国民党尽职?我这个人本来就是一个很自由的人,而且很反对只顾国家利益,而外交官要为国家利益来服务,即使是你不赞同的部分。于是我愈来愈觉得自己是一个人文性、文学性很强的人。所以那一次是我个人很严重的认同危机,觉得自己大学四年的外交家梦全然破灭。


      哈佛大学的师承与训练

单:后来你转到哈佛大学,你曾在不同场合谈过自己在哈佛的研究所阶段,包括费正清(John K. Fairbank, 1907-1991)、史华慈(Benjamin Schwartz, 1916-1999)这些老师对你的影响。

李:对,这些我都谈过。不过若是从另一个角度,当成文本来分析的话,费正清当时有很多学生,我其实没有资格当他的嫡系学生,因为我的背景跟其他的美国学生不一样,和其他来自台湾的学生也不一样。当时有一些比我年长几岁的台湾留学生,像谢文孙、张灏,还有研究经济史的郝延平,都是他嫡传的科班学生。费正清当时研究买办,属于外交史方面,不知道为什么费正清一看到我就说我喜欢文学,而且认为我具有自由精神(free spirit),应该由史华慈来指导。史华慈是费正清的学生,很受他器重,跟外交史没有关系的学生,像是思想史方面,都是由史华慈来指导。史华慈对于文学也不是那么有兴趣。我当时一古脑儿就跟在杜维明、张灏他们后面,他们读思想史我也读思想史,可是我问史华慈的问题跟他们不太一样。我当时念书不经思考,就是死读书。譬如我为了要念俄国史,就去念俄文,读俄国的原始资料,就是这么个念法。当时我思想有点左倾,偏向社会主义,除了选社会主义的课,还想把列宁(Vladimir Ilyich Lenin, 1870-1924)的书全部看完,然后看马克思(Karl Marx, 1818-1883)。结果史华慈跟我说:“你不要看那么多。”研究五四思想史的时候,我是把全套杂志一本一本地看,看得差不多了就跟他讨论,这是我自己的读书方法。我写博士论文的时候照样是这样子土法炼钢,图书馆里的杂志一本一本看,不是挑著看,而是每一本每一页都翻过,这是死工夫。至少要看目录,了解大要。后来我教学生就要他们用这个方法,譬如研究晚清,就先看晚清杂志的目录,挑选里面的文章来细看,慢慢搜集需要的资料,这是种死方法,背后是没有理论的。

单:基本功。

李:对,就是基本功。可是我当时钻研俄国思想史半途而废,又去读其他东西。这是我的缺点,就是读得很多,但不专精。回想当时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冲劲、死工夫,恨不得一下子就进到里面,不管什么学问全都吸收,最后当然是半途而废,因为不可能花这么多时间一头栽进去嘛!可是俄国思想史等等对我的影响非常大。

单:视野的开拓。

李:对。我那几位师兄读的可能全是跟自己的研究有关,是积累式的,把一个学问建构出来。我就不是这样,我是很多东西各看一本,优点就是我把大貌看出来了,像俄国思想史我现在还记得,虽然有点过时,但我照样可以讲俄国思想史的课,并且把文学带进来。多年后我在伦敦看斯托帕德的巨型历史剧《乌托邦彼岸》(Tom Stoppard, The Coast of Utopia)三部曲的第一部《航行》(Voyage),我太太在旁边觉得闷死了,我却看得简直要流眼泪,当年念的那些东西全部重回我的脑海。这些都跟我的本行没有关系,但我当时恨不得当一个俄国人。这些后来构成了我自己一种国际性的特性。

单:这种方式当然跟你的个性也有关。你曾用一个比喻来形容自己的特性,自称是狐狸型的学者。

李:对,那个比喻出自柏林的《刺猬与狐狸》(Isaiah Berlin, 1909-1997, The Hedgehog and the Fox)(注2)。我也曾拜访过他。柏林的学问就是这样,他什么都懂,他写文学思想史,也讲欧洲史。我看过他的自传,他说自己当年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到底要当哲学家,还是历史家?当哲学家就是刺猬,一定要精通一件事,可是他想当历史家,所以就选择当狐狸。他重要的书全都用这个路数来写,他本身就是只大狐狸。我深受他的影响,当年他的书一出来我就看了,他的演讲我尽所能地去听,最后忍不住了,他在纽约教书,我为了自己的论文去向他请益,专程坐火车去跟他谈了一个钟头。

单:那是哪一年?跟他谈话有什么令你印象深刻的?

李:应该是我开始写论文的时候,到欧洲的前后,大概是一九六八、六九年。他对于文化大革命非常不满,曾提出文革似乎是中国式的革命浪漫。我记得当面问他:“西方的浪漫主义应该怎么解释?”他就从德国一直讲到法国,讲了一个钟头,然后问我:“你觉得文革怎么样?”之后他就又讲了一通,突然说:“对不起,我太太……”就走了。他的行程忙得不得了,我们交谈时间也不过大约一个钟头,但我后来在书里还是感谢他,因为这种思想界的伟人难得一见,而他愿意接见我这么一个研究生是很难得的。

单:这样看来他的个性满随和的。

李:他们这些人都很随和,虽然很忙,但没有什么阶级观念,学生如果要求见,只要时间允许就会答应。这些人都对我造成影响。

注2:典出希腊诗人阿奇罗楚思(Archilochus,西元前680-645):“狐狸知道诸多事,而刺猬知道一大事。”(“The fox knows many things, but the hedgehoq knows one big thing.”)


(南洋文艺,4/11/2014)



《却顾所来径》
著者:单德兴
出版:允晨文化
本书是台湾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单德兴教授的一本访谈力作。受访者包括:王文兴、余光中、李欧梵、周英雄、林永得、哈金、齐邦媛、刘绍铭等重量级人物。